找到相关内容490篇,用时256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季谦先生讲课录:佛教哲学入门

    ,请问怎么修成是从染污世界,从不洁修成,修成后佛法界是清净法界,他怎么达到清净法界呢?就是这是理,“理法界”,理,道理,本来如此,还没有到境界时候,他有其他法界,其他法界有九种,叫...如果加上就十法界,叫六凡四圣。要修证成佛,必须在九法界一步一步上升,一步一步去掉你执著,境界一步一步提升,提升到,忽然来一个顿悟,跳上去,所以这里来一个顿(板书),这个顿叫圆顿,圆满一顿,...

    季谦先生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75070417.html
  • 菩提心影:法教篇(四)

    本来就没有甚么叫做菩提,也没有甚么叫做涅槃!既没有甚么成佛不成,也没有甚么轮回非轮回!因为一班小乘人境界,以为真有甚么生死可了,涅槃可证;他们身心语言都断灭了,所谓‘灰身泯智’,‘沉空滞寂’,...为甚么会起心呢?这就是因为攀缘过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境界,而后留下了这习气种子,这就叫做妄想,不是真心实体。已经同空华一样,用这种思惟心,去辩论境界,那真好像空华而结空果是一样愚蠢;...

    慈航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1070438.html
  • 存在与体悟

    菩萨,才有可能进入境界。最后结果便是成就伟大人格与高明精神境界,也就是圆满大觉大智极果完成。这是一个朝向终极目标动态人格发展过程,也是一套系统衡量或印证人存在方式是否获得超越性提升...修行实践。最重要是让智慧回归生命,从生命开出智慧。因此,古人万千言说,老婆心切,都是要让你亲证亲历。《法华经》说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为什么?就是让众生开示悟入之知见,就是不断地提升自己见地...

    张 新 民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34870589.html
  • 晚清变法思想中汉学与佛学(上)

    心外见佛」77,彭体悟到了不能领会境界也就不能领悟宋明理学作为政治伦理内在含义。扳住王道政治伦理不滑入世界权力欲壳中正是佛教出世宗教伦理。  彭进一步说:「近始决定信得只有求放心三字是正当工夫...法家开始走出汉学营垒,利用民间佛教资源来回收西方文化冲击,唤起内在道义自信,进而更新政治,推动变法。这与北宋援道排理学思潮适相反,从而启开了近代中国反理学端绪。甲午以后,这一关心与日本...

    杨际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190470761.html
  • 洪州宗心性思想评述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马祖强调无需向外寻求,而直观自心,即「直指人心。」马祖后继者进而强调无需分析思虑,只要透彻觉知自身具有佛性,即达成境界。也就是进而明确地提出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主张。...有这种观念,就会将心觅心,将佛觅佛,也就要陷入知解窠白,心被束缚而不得解脱。非心非是超脱即心即观念,也即当下直取佛心一种更高解脱境界。  那么,即心即与非心非是什么关系呢?  一、不同...

    方立天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203870821.html
  • 曼茶罗修法

    包括珍珠、玛瑙或者水晶之类珠宝,中等为药材,下等是粮食,最劣等是砂石。 如果条件允许,就一定要用上等供品。虽然在境界中,一切都是平等,没有高低贵贱分别,但我们凡夫分别心却...境界也是很高,我们在具体行持时候,最好遵照保守要求去做。所以,供供品不能自己吃; 第二种供品是花,应当供养漂亮鲜花,而不应以塑胶、绢丝等为原料做成人工花代替;第三是供水;第四...

    见内

    |供曼茶|加行|

    http://www.fjdh.cn/article/2009/04/12551371400.html
  • 民国高僧弘一法师

    把华严当做一整体佛法来修学,以期能早日证悟“华严境界”也即是境界。如果把“贤首”当做是一个宗派,显然违背法师曾在南普陀寺佛教养正院时所说:“我平时对于佛教是不愿意去分别哪一宗、哪一派”[29]...。因为丰子恺居士自己也是搞艺术,他也切身体会到“艺术最高点与宗教相接近……艺术家看见花笑,听见鸟语,举杯邀明月,开门迎白云,能把自然当作人看,能化无情为有情,这便是‘物我一体’境界。更进一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2162373475.html
  • 圆觉经管窥(八)─普眼菩萨章之一

    为什么?因为不管你修净土也好,禅宗也好,天台也好,密宗也好,不管你怎么修,你还是没有跳出轮回,你还是凡夫,既然是凡夫,就无法认清楚境界(未出轮回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你要认得清楚的话,除非...定之后,再谈戒;戒不只是指外在行为,起心动念都是戒;得定之后会不会犯戒?也会唷!稍稍失念,离开定一下子就是犯戒,因此,得定之后,要『坚持禁戒』……在这里,没有告诉我们应该修那一个止法,其实,随便那...

    何金洲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15274088.html
  • 南怀瑾老师开示:一心皈命净土法门

    ,而是法界一心,一心法界;也等于所谓“真如法界”。禅宗祖师们常言:“心即是即是心。”又说:“心外无”。意思都是一样。华严经云:“心、、众生,三无差别。”这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境界,正是最后...与东方表法长寿“药师琉璃光如来”,彼此合一,一东一西,互通声气。东方西方本无差别,地球是圆,法界是圆融无碍,根本没有东西南北之分,有分别是凡夫众生心量所建立相对观念。在法界一心境界里,...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40876183.html
  • 【地藏经】浅释--净慧法师

    时间,千出世,哪个劫都是千出世,这一千是一个循环,一尊佛出世叫小循环,千尊佛出世叫大循环。“中乘见其苦源遁生死流,遁生死流而不尽生死流,”这就是辟支境界。他们知道这个,所以躲进深山,几劫在修...菩提心。“大乘见众生苦入生死流,入生死流而不染生死流。”这就是菩萨,知道众生苦,还要来到这个世界度众生。辟支由于当初没发菩提心,遁入深山,进入空境界,所以不能成就。 一些人会想,为什么声闻、缘觉不发...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73276374.html